商用起步投资加速,钠电池风头正劲
近日,第三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在山西阳泉举行。记者在会上了解到,据不完全统计,今年以来,签约、备案、开工的钠电项目超过20个,项目投资总额近400亿元。
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相似,钠离子电池主要依靠钠离子在正负电极之间移动来工作,是一种二次电池(可充电电池)。近年来,钠离子电池凭借长寿命、易制造、高安全、理论成本较低等优势,成为动力电池行业“新宠”。
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、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在会上表示,今年钠离子电池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。搭载中科海钠钠离子电池的首款钠离子电池量产车开始批量交付,首个10MWh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已在广西南宁正式投运,新疆巴里坤融合了半固态电池、钠离子电池、磷酸铁锂电池、液流电池的储能项目实现并网。未来随着储能产业的发展,钠电有望在储能领域实现更多的落地应用。
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何鹏林指出,当前电池行业有两个重要发展方向,分别是新型电池和绿色低碳发展。近年来,面对锂资源短缺、价格上涨及储能需求的激增,以钠离子电池为代表的新型电池产业化进程显著加快。
中国科学院院士、清华大学教授李景虹认为,开发低成本、高安全的钠离子混合电容器在规模储能领域更具发展潜力,但在市场应用中仍需克服一系列行业发展的阶段性问题,包括行业规范和产品的国家标准缺失、尚未实现规模量产和规模应用,上游材料不成熟,需要重新匹配适合钠离子混合电容器特性的电子元器件,缺少成熟的下游应用示范解决方案等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、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指出,加快开展有组织的中国本土化产品碳足迹核算体系建设,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产业加快绿色转型步伐,在全球未来发展新格局中下好先手棋、掌握主动权。
会上发布我国首个锂电池碳足迹核算体系及《中国钠离子电池产业技术路线图》。市场预计,2024年我国钠离子电池需求量将达11.9GWh,出货量有望突破1GWh。到2025年中国钠离子电池的规划产能预计将达到60GWh。2026、2030年全球钠离子电池需求规模大约为110、520GWh,其中预计2026年储能、两轮车、A00级车钠离子电池需求分别达82、16、17GWh。